唱好雙城記:川渝兩地英才服務互認共享
成渝自古一家親,地緣相近,人文相融,發(fā)展相向。近三年來,川渝兩地人社部門以部省市戰(zhàn)略合作為引領,開展了系列合作。為更好展示川渝人社合作的創(chuàng)新探索和工作成效,持續(xù)推進人社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2020年雙方簽署《“天府英才卡”A卡與“重慶英才服務卡”A卡服務互認共享協(xié)議》。
重慶英才服務卡A卡人才累計3498人,今年累計服務15.05萬人次,為天府英才開通川渝互認賬號3892人……在重慶、四川大力推動“英才計劃”和“天府英才”等高層次人才服務工作背景下,這是天府英才卡與重慶英才服務卡服務互認共享最新數據。
為進一步優(yōu)化人才服務,2017年9月,重慶市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在中國·重慶人力資源服務產業(yè)園正式建成。平臺建成以來,重慶市持續(xù)優(yōu)化人才服務政策,相繼推出了《重慶英才服務管理辦法(試行)》《重慶英才“渝快辦”實施方案》《重慶英才服務港建設方案》等文件。
(相關資料圖)
同時,建立人才服務“服務專員+聯絡員”機制,在市、區(qū)縣人力社保部門設立服務專員,在服務提供部門及用人單位設立聯絡員,為人才經辦各項服務,實現人才享受服務“只找一人”。
“很感謝服務平臺對我事業(yè)的支持,也深深感受到重慶的人才政策十分用心,服務非常暖心?!敝貞c英才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領軍人才、中電科技集團重慶聲光電有限公司黃曉宗博士在7月22日舉辦的全市集成電路專題論壇上感嘆道。
此前,他了解到重慶市高層次人才可享受學術交流服務后,向自己的服務專員建議舉辦一場半導體或集成電路產業(yè)發(fā)展的學術交流活動。服務專員收到建議后,立即進行籌劃,組織來自全市智能制造、電子通信、大數據等各領域的近40名專家學者共聚南岸,先后考察了南岸區(qū)集成電路企業(yè),并圍繞“協(xié)同創(chuàng)新 提質增效 成就芯夢想”開展主旨演講和交流研討。
為了讓人才更感貼心,今年以來,重慶市舉辦了知識講座、專題論壇、聯誼交流、休假療養(yǎng)、參觀展覽、等人才活動8場,共計服務人才398人次。針對女性英才開展“擁抱健康,花漾生活”健康知識講座;針對全市生物醫(yī)藥領域專家學者開展“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戰(zhàn)略與未來”生物醫(yī)藥專題論壇;針對單身青年人才“菁英相聚,緣來是你”聯誼交流活動;針對全市所有A卡人才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周末系列活動,增強人才在渝歸屬感,得到人才的高度認可。
“隨著一系列政策和工作方案推進,按照‘線上服務入網,線下服務入港’原則,人才服務版本提檔升級,服務事項在原有17項服務基礎上拓展服務至69項,并實行人才服務‘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受理、一條龍服務、全過程評價’。”重慶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提高服務效率,做好人才服務數字化轉型,線上推行“網上辦、掌上辦、碼上辦、線上辦(023—88612333)”,全面推進重慶英才網、重慶英才服務卡微信小程序建設,與市政府政務服務等信息平臺互聯互通。
截至目前,重慶英才服務卡累計發(fā)放12345張(A卡3498張,B卡8847張),今年累計服務25.09萬人次(市級服務15.05萬人次,區(qū)縣服務10.04萬人次)。
“要聚焦人才‘引育留用’全鏈條,創(chuàng)新人才共引共育、共享共用新機制,開辟平臺共享、聯盟共建、政策聯動、交流互動新路徑?!敝貞c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說。
去年12月,成都市黨政代表團來渝考察期間,兩地簽署“1+5”合作協(xié)議,明確提出要“合力打造就業(yè)、社保、人才公共服務和勞動關系綜合治理高水平樣板”,為兩地人社系統(tǒng)唱好雙城記、建強都市圈指明了具體方向。
為合力構建共育共用,打通人才“引育留用”全鏈條,重慶市在“重慶英才服務卡”微信小程序開通了天府英才卡專區(qū),實現天府英才可在重慶市服務專區(qū)享受科技咨詢、參觀旅游、知識產權、科技資源使用、外籍高層次人才跨區(qū)域兼職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金融支持6項服務,實現7000余人掌上(天府英才APP、重慶英才小程序)數據互通。
“近年來,我們圍繞產業(yè)鏈、創(chuàng)新鏈布局人才鏈,促進兩地人才有序流動和高效集聚,合理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環(huán)境。”重慶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說,截至目前,重慶市累計為天府英才開通川渝互認賬號3892人,天府英才來渝參觀旅游累計服務402人次,并為天府英才卡人才配備了專屬服務專員,通過人才政策互認共享,合力打造成渝人才走廊。(呂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