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曾是蘋果公司增長最快的市場,貢獻了蘋果公司五分之一的收入。但今年1月份iPhone在中國銷量下滑令投資者感到意外。不過隨著該公司將重
中國曾是蘋果公司增長最快的市場,貢獻了蘋果公司五分之一的收入。但今年1月份iPhone在中國銷量下滑令投資者感到意外。不過隨著該公司將重心轉向服務驅動型增長,這家iPhone制造商要做的不僅僅是與iPhone銷量下滑作斗爭:要使服務成為蘋果公司在中國的主要收入來源將困難得多。
隨著蘋果公司推出新聞、游戲和視頻產品,并加快將App Store和iCloud等現(xiàn)有服務貨幣化的計劃,服務產品已成為蘋果專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投資者對這種潛力持樂觀態(tài)度。Loup Ventures管理合伙人吉恩-蒙斯特(Gene Munster)周三表示:“該公司35%的收益是基于服務的,未來幾年,服務收入將超過硬件銷售收入。”
但與iPhone的成功不同的是,在中國市場,服務業(yè)務的成功更難復制,亞馬遜和谷歌等蘋果公司的硅谷同行也紛紛折戟沉沙。
IDC項目副總裁Ryan Reith表示,“蘋果在全球唯一一個沒有充分生態(tài)系統(tǒng)優(yōu)勢的市場是中國,這是因為微信基本涵蓋了支付、游戲、通信等領域,這使得他們在其他市場上所擁有的生態(tài)優(yōu)勢在中國價值鏈上處于非常低的位置。”
Reith表示,“我認為蘋果公司永遠不會在中國市場獲得他們在西方市場看到的那種服務優(yōu)勢。”
周二,蘋果公布大中華區(qū)季度營收102億美元,同比下降22%。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說,本季度最后幾周顯示出上升趨勢,這給分析師帶來了一些安慰。
但研究公司的數據顯示,觸底反彈并不一定意味著中國消費者會像過去那樣購買新款iphone。
IDC的最新報告顯示,蘋果第一季度的全球出貨量下降了30.2%。Catalyst的數據還顯示,蘋果第一季度在中國的出貨量下降了30%。
在中國,由于其硬件業(yè)務面臨華為和小米等本土巨頭的更多競爭,蘋果一直在努力調整其服務,以滿足本土需求。
在應用內訂閱服務的推動下,iOS用戶在非游戲應用上的支出正在迅速增長。App Annie的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這一數字在全球范圍內同比增長40%,超過10億美元。但蘋果或許并不能在中國復制這一增長。
App Annie負責市場洞察的執(zhí)行副總裁丹尼爾-萊維塔斯(Danielle Levitas)說,“這表明人們對提供的服務興趣越來越大。然而,這些產品可能需要針對中國進行量身定制,因為從歷史上看,迎合中國消費者偏好的本土應用和游戲在這個市場取得了最大的成功。”(張寧)